关于“艺数智联”全国新媒体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响应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号召,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媒体专业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特举办“艺数智联”全国新媒体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挖掘优秀学生作品,选拔代表团队参与全国赛项。

一、活动/大赛主题
“艺数智联”全国新媒体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
二、活动/大赛时间
2025年4月28日—2025年6月5日
三、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联合组办单位
联合主办单位:艺术与传媒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四、比赛等级与类型(对应位置写“是”)
等级 |
类型
|
院级 |
专业 |
非专业 |
校级 |
√ |
|
省级 |
|
|
国家级 |
|
|
五、本次大赛/活动与哪个产业学院关联?
无
六、大赛/活动规程
(一)参与对象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可联合其他专业学生组队参赛,人数要求:1-2人(如比赛获奖创新学分均分)。
(二)作品/大赛内容
本次选拔赛围绕“AI + 新媒体 + 文化”融合主题,设有四个赛道,与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相对接:
1.强交互H5:AI助力中华文化新表达
2.大学生领读人:图书短视频 + 微信推文
3.美丽中国融媒刊:家乡风物数字叙事
4.排版创意设计:图文整合出版设计
具体作品要求请参见:
《第十三届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比赛细则》
https://www.founderfx.cn/contest/index.jhtml
(三)作品/大赛要求
1.所有作品需为原创,且知识产权归属创作团队或个人;
2.内容积极健康,体现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文化素养;
3.每件作品需以PPT文档形式提交,把作品以合理形式嵌入PPT(原始设计作品如视频材料等可另行提交);
4.PPT需图文并茂、结构清晰,封面须标明作品标题、团队成员、所属专业班级,创意说明,体现AI职能工具的使用内容,如何使用,相关过程结果、头脑风暴过程素材等;
5.作品创意阶段搜集素材、查阅资料、作品优化等可以结合AI智能工具进行,如沈工小智、DEEPSEEK等
6.提交时间:2025年4月28日—5月18日
(四)活动安排/赛程安排
1. 4月28日—5月18日:作品征集阶段
作品提交至邮箱:wlyxmt666@163.com
2. 5月18日—5月20日:初评阶段,筛选优秀作品
评审方式:评委至少3人,线下交叉打分。
3. 5月21日:终评展示答辩,确定最终奖项
答辩地点:艺馨楼305,每组答辩10分钟
4. 5月25日—6月5日:遴选推荐参加省赛全国赛
比赛排名前30%推荐省赛全国赛
七、评审标准/规则
(一)评审标准
1.创意性与主题契合度(25分)
2.AI工具应用及技术完成度(25分)
3.用户体验与交互思维(25分)
4.视觉表达与内容逻辑性(25分)
(二)评委成员
李志港、王瑶、姜丽丽、赵嫱、刘星彤、张雅涵
(三)评审方案
每类别评委不少于三人,各自线下为该类别所有作品评审打分,满分100分,由活动负责人汇总后取平均值为最终分数。
八、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比例不超过10%,二等奖比例不超过20%,三等奖比例不超过30%。
|
获奖比例(%) |
奖励创新学分数 |
一等奖 |
10% |
1.5分/人 |
二等奖 |
20% |
1分/人 |
三等奖 |
30% |
0.5分/人 |
九、颁发证书
获奖证书由主办单位统一颁发。
十、其他
(一)知识产权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但主办方有权在活动宣传、成果展示、教学研究等相关场景中使用。
(二)竞赛结果公示及申述途径
获奖结果将通过艺术与传媒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官网及公众号进行公示,若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通过指定邮箱进行申诉,主办方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并反馈。
九、联系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志港老师
联系电话:18641331559
办公地点:艺馨楼304办公室
艺术与传媒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4月28日
撰写:张彬彬
审核:李志港
校对:贾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