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到2020年全面建立,戏剧表演成为艺术教育类香饽饽
2018年教育部公布
从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
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数学命题要大幅度降低难度
提高语文考试难度
外语可以多次参考
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
2020年前取消各类体育、奥数特长生招生
对于综合素质将进入高考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
书法 等方面特长进入高考评测
教高考加分项目大幅度缩减
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2、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3、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4、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
1、艺术素养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2、学业水平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3、思想品德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
4、身心健康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5、社会实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高考改革从2017年试行,到2020年全面建立。届时讲了很久的素质教育将真正落实到实处,而中高考是能体现的地方之一,前段时间教育部出台的“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也可窥豹。
一系列国家对教育相关政策的调整下, “艺术教育”成为赢家,国家发展了三四十年,物质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同时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正大幅度提高,国家软实力发展需求日益迫切,艺术类人才急需。人文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缺少艺术的教育是残废的教育”。

从2011年起,北京一批一线小学,如北大附小、北师大附小、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中关村二小、清华附小等,已陆续引入戏剧表演课程。戏剧表演课除了让孩子对于国内外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外,更多的是对儿童个人能力的综合锻炼和对个人兴趣的全面开掘。
儿童身上天生就具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倾向和能力,儿童的艺术活动直接表现了儿童生命需求。戏剧活动有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多变的动作,戏剧活动对他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而经过表演,孩子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人物命运的起浮跌宕带给他们丰富的体验,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在西方发达国家,戏剧课程是中小学普遍开设的一门常规课程。它不是教学生演戏,也不是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戏剧的方式,展开综合性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

戏剧的创作、排演的过程可以锻炼人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非常适合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孩子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同化。积极情绪得到发展,消极情绪得到疏导,促进形成完美人格。
(撰稿:李智敏;审稿:李志港;发稿:李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