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英格兰大学游学记事
金秋十月,沈阳工学院赴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游学培训活动正式启动,校教学领导及各二级学院共18人从北京出发,前往英国布里斯托西英格兰大学进行为期两周(10月2-15日)的游学交流。
本人作为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游学成员代表之一,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本次活动。用近半个月的时间去了解一种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显然是不够充分的,但在有限的交流和观摩中,个人的切实感受还是能更准确的反映一些真实状态。从踏上英伦土地的第一刻开始,规范的秩序和友善的人际交往便映入我的印象,一种良性秩序的形成和人际间的素质高度根本取决于一个民族教育理念的定位,这也正是我们此次游学交流中的主要考察任务,明确了这个问题,我们的专业办学定位才更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当前的国内教育领域,关于教育理念的定位和教学思维模式创新的探讨似乎始终没有停过,什么样的定位更为准确?如何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发展?我想任何创新与发展定位最需要的土壤就是系统性的建立,在我们概念的认知中,国外的教学理念是开放的、自由的,然而当我亲历其中时最真切的感受却是系统的规范性,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开放和自由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能量,此次交流学习的重点更应该定位于教学理念规律性的梳理和自身有效对接。


在此次游学培训交流期间,为了更好的让我们了解西英的教学体系,校方为我们集中安排了系列性的专题讲座、师生座谈、课堂观摩、教学理念传播课程以及人文社会考察等系列活动,按照我校各学院的专业特点,游学团队还分组进行了对位性明确的专业考察调研,由艺术与传媒学院胡德强院长、王宇老师和我组成艺术类专业的考察小组,对西英格兰大学艺术学院的传媒影像与时尚设计、综合绘画、平面设计三个校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观摩学习,真实和直接的感受到欧美教学的特点。
在参观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接受也认可西方的先进教育模式,为什么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就又被束缚了呢?为什么某一点的教学成功并不能带来全面的升华呢?我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思维创新的同时,更应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辅助,学生沉浸在学习和生活并不截然分开的状态中,进而开始真正融入学习中,形成良性的互动,构建起整体状态规范,学习气氛浓郁的大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除了对西英格兰大学各校区的参观考察外,校方还安排我们参观了英国具有典型人文特征的景点和城镇,分别参观了布里斯托市、伦敦市、牛津大学城、巴斯小镇等。人文景点的观光和探访,更加深了我对英国社会整体风貌的了解,也渐渐清晰了英国社会人文环境的形成原因和必然趋势,人文环境同教育渗透相互作用,才会有社会状态的和谐友善。

学院组织此次英国之行正是为了拓展教师教学的视野,创新思维模式,促使我们的办学更加彰显国际定位。我们此行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希望寻求两校校际间的深入合作,逐步加大互派人员交流力度,拓展国际化办学思维,为了这样的目标,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此次考察的所学所想应用到教学中,从点滴做起,配合学校逐步优化教学理念,完成国际化视野办学的宏远目标。
(撰稿:施海滨;审核:胡德强;发稿:王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