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文化艺术周系列报道之六——周海翔作主题《汗马印象》讲座

发布时间:2015-11-0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114日下午15时,著名环保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周海翔老师在图书馆205报告厅举办了《汗马印象》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承办,全校2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讲座的开篇,周海翔老师首先通过一个小的测试视频讲解目前摄影设备的新发展。周老师通过这个视频传达了 “科技的不断进步给摄影爱好者们创造了一个最好时代。”接下来,周老师又通过自己的两段视频《我爱泥滩》和《阿拉善盟》介绍了延时拍摄和航拍的一些技巧。《汗马印象》是周老师在数年多次深入汗马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工作所采集的大量影像、图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辑而成一部反映汗马自然保护区生态自然的专题纪录片。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座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人类干扰的原生态天堂。影片记录了这座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上百公里范围无人区的原始风貌。虽然全片只有30多分钟却处处凝结着周老师的心血。斗转星移,物化变迁,四季更迭,在镜头里偃松顽强的推开积雪如雀翎一般重新绽放她的枝桠,松鸡奋力的挺起胸膛宣誓生命的力量。大自然的造化神奇通过航拍、延时拍摄等多种形式完美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直抵心灵。周老师通过这部纪录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次自然和谐共生,浸染原始之美的视觉盛宴和心灵洗礼。周老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对大自然无限热爱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观众们惊叹造化神奇的同时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此次讲座为文化艺术周系列讲座之一。周老师作为我院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影像的兴趣和宣传“尊重自然”的环保理念。其指导下的“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更是在连续几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周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关注自然,自觉成为生态保护工作的支持者与参与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蓝海保护者”的行列中来,为环保工作共进绵力。

(撰稿:陈世璋;审核:柳伟;发稿:肇辰)

 

上一条:风景园林专业外出实践报道——哥本哈根二期景观施工现场讲解

下一条: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受邀参加沈阳海尔互联工厂创意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