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7-09-0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艺术与传媒学院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目前在校生近2100人,学院秉承学校“以人为本,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将创新实践教育与专业建设相融合作为专业发展核心内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设计类行业岗位群对接需求,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多年来,艺术与传媒学院依托学校工科优势资源,以学科建设为牵引逐步建立省内专业大类优势,将人才培养、艺术研究、应用实践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交叉互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实力较强、结构相对合理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具备良好的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和发展潜力。学院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近两年,学生参加国家和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突出,获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29项;综合设计和影视行业国家级赛事中,入围和获奖约50多项,如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北京动画学院奖等;师生参与社会实际制作项目约150多项,如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研究所画册设计、沈阳天添元包装有限公司品牌形象设计等;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学院分别与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意大利、日本等国开展合作办学,已培养国际合作留学生17人。

学生毕业后将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学院面向转型发展,以优势学科为核心构建专业群,现有形态规划设计类、传播设计类两个专业群,共设有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表演、动画。

学院以“创新创业”发展为驱动,“专业内涵”建设为基础,“国际办学”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学服务和管理职能,打破束缚、释放活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树立专业品牌意识。学院实行以“导师制工作室”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模式,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下设2-4个不同培养方向工作室,目前设有17个设计工作室,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进入专业工作室,建立以工作室为教学平台,以工程化体系培养为课程模式,形成了既有设计思想更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特色人才培养主线,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介绍

    设计类专业包括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工艺美术四个专业。本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半年后,根据本人意愿与学校政策,可在设计类内部选择专业。

     1.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设计专业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室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和展陈设计等行业需要,能在专业设计领域、研究单位从事空间结构和装饰设计以及设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培养目标对应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和工程化体系课程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的“三个能力”,即较强设计创意思维能力、项目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实践应用能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装饰装修设计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城市景观设计公司、展示工程公司、规划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外装饰装修设计、房地产景观设计、室内外建筑装饰设计、展览工程设计和教育培训等工作。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实践应用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品牌设计行业需要,能在专业设计领域、研究单位,从事以视觉传播为重点的设计、管理工作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培养目标对应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采用工程化课程体系和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国际合作办学为牵引,以创新创业实践为驱动,突出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能力培育,培养规格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就业面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品牌设计公司从事品牌视觉设计、品牌推广等工作;可在电视台、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动态广告设计、媒体策划、网站设计等工作;可在广告公司从事广告设计等工作;可在企业从事产品包装设计及商业展示等工作;可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媒体单位担任美术编辑、插图设计、书籍设计等工作;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UI设计师、媒介设计师等工作;在高校或艺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等。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产品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产品设计创新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实践应用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产品设计行业需要,能在轻工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专业设计部门从事产品造型设计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采用工作室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真实项目驱动、设计竞赛驱动,以构建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整合能力、设计实现能力为目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教学和实践教学为支撑,强调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项目教学与课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强化课程间的渗透关系,着重强化和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

    就业面向:学生毕业可在电子产品行业、家具和家居类行业、交通工具设计行业、办公用品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展示设计及产品模型制作等相关工作。

     4.工艺美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一定的装饰艺术和工艺绘画设计制作基本知识,具备装饰艺术与工艺绘画设计制作应用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工艺美术行业需要,能在装饰设计行业、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行业、综合设计制作等行业从事装饰艺术和工艺绘画设计制作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采用工作室模式进行教学,突出工艺美术的专业特点,以培养装饰艺术和工艺绘画的创意制作人才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调材料与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和拓展与工艺美术相关品类的艺术风格与空间样式。

    就业面向:学生毕业后适宜环境艺术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其他艺术设计机构的专业装饰设计岗位;与工艺美术行业、公共艺术、工艺产品设计相关的装饰设计制作和生产的专业技术岗位;与工艺美术产品材料应用与艺术创作的相关工作岗位。

5.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动画设计与制作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影视设计行业需要,能在专业设计与制作领域、研究单位从事以影视传播和虚拟交互为研究重点的设计、制作和设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开展项目教学的模式,以动画设计、游戏美术设计、数字影像制作能力为培养主线。通过工作室课程的开展,强化分镜头设计、动作设计、影视特技设计等具体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定位为“懂专业、有特长、善沟通、能做事”,具有成长性的动画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面向:动画专业针对动漫设计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需要而设立,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从事原画设计、动画制作、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合成、游戏和广告动画设计与制作、漫画插画绘制等工作。

 6.风景园林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风景园林行业需要,能在园林、林业、城市建设、教育等相关部门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风景园林艺术设计能力为培养主线,兼顾生态规划和建筑表现技能,教学依托于工作室模式进行,以真实项目、设计竞赛为驱动,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意手绘设计技能、电脑表现技巧熟练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就业面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景观设计公司、风景名胜保护单位、公园、城乡规划及绿化设计院、建筑景观设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等专业设计工作。




7.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流行声乐演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造和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或流行声乐演唱等方面的基本技巧与基本能力,适应演艺行业和教育行业需要,能在各级各类影视机构、相关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和中小学等部门从事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歌舞表演与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社会对本专业岗位群的需求,以工作室模式进行项目教学;以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中人物塑造方法、流行声乐演唱技巧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多样化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辽沈地区满族文化特色,编创排演主题多幕剧。

    就业面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影视剧制作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剧院(团)、群众文化艺术馆(站)、文艺策划与宣传机构、企事业单位、文艺表演团体、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戏剧表演、音乐剧表演、流行声乐演唱、影视剧拍摄、文艺演出、宣传、节目主持、配音、表演和演唱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上一条:脚踏实地 勇往直前——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学习总结

下一条:党员迎新做表率,志愿服务为先锋——艺术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建立迎新党员服务中心